彼得后书 2:20 是新约中一段强有力且令人警醒的经文,它直接触及基督徒生活的核心以及属灵退步的危险性。这节经文深刻地揭示了那些曾经因认识耶稣基督而脱离世俗败坏,却又再次被缠累之人的后果。对于寻求持守信仰并避免灵性堕落的可怕陷阱的信徒来说,理解这段经文至关重要。
这节经文以条件句开头:“倘若他们因认识主救主耶稣基督,得以脱离世俗的污秽”。 这句话立即奠定了基调,肯定了一个先前的积极行动。这里所指的人并非从未接触过信仰的人,而是“得以脱离”的人。这种脱离不仅仅是肤浅的改变;而是一种从“世俗的污秽”中获得的解放。在圣经术语中,“世俗”通常指的是与上帝对立的价值体系、欲望和行为。这种污秽包括道德败坏、罪恶以及一切将人类与神圣公义隔绝的事物。“脱离”的意象唤起了一种解脱感,类似于逃离危险和破坏性的环境。这与救赎的宏大圣经叙事产生共鸣,信徒被从黑暗中呼召出来,进入光明。
使这种脱离成为可能 Crucial 的关键要素是“认识我们的主和救主耶稣基督”。 这不仅仅是理智上的赞同或头脑中的知识。这里使用的希腊词 epignosis 暗示着一种深刻的、经验性的和变革性的理解。 这是一种超越事实和数字的知识; 它是对耶稣是谁——既是主又是救主——以及他所做的一切的亲密认知。这种变革性的知识是个人摆脱世俗败坏的手段。正是通过与基督相遇,理解他的牺牲,并接受他的主权,一个人才能获得克服世俗污染影响的力量。这与耶稣自己在约翰福音 17:3 中的话一致,他将永生定义为认识上帝和耶稣基督。
然而,这节经文并没有以这种积极的脱离音符结束。它立即引入了一个严厉的警告:“后来又在其中被缠住、制伏”。这句话突出了灵性倒退的可悲可能性。尽管经历了自由,这些人却再次“被缠住”。这里的意象是被困在陷阱中或被诱捕,失去了他们曾经拥有的自由。“制伏”一词进一步强调了失败——他们不仅仅是受到诱惑或影响,而是被他们先前逃脱的腐败积极地征服了。这描绘了一幅令人痛苦的属灵倒退景象,曾经的自由丧失殆尽,旧的枷锁重新施加。这种缠累说明了罪和诱惑的潜伏性。即使在真正逃脱之后,世界的诱惑仍然可能很强烈,而与罪的斗争是持续不断的。
这节经文以一句令人不寒而栗的话语结尾:“他们末后的景况,比先前更不好了。” 这是退步的最终后果。在认识基督之后,重新回到世俗的败坏,会导致一种“比先前更不好”的状况。 这与耶稣在马太福音 12:43-45 中关于污鬼带着更多邪灵返回的比喻相呼应,使那个人的状况更加可怕。 这句话的严重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。它 подчеркивает 了背离一个人已经接受的恩典和真理的严重性。 那些尝过自由又拒绝自由的人,发现自己处于比从未认识真理时更加危险的属灵境地。 这并不是说退步后救赎是不可能的,而是强调了这种属灵轨迹的更高危险和更严重的后果。
彼得后书 2:20 的主要启示:
- 属灵逃脱的现实: 彼得后书 2:20 肯定了通过对耶稣基督的变革性认识,真正摆脱世俗败坏是可能的。这是福音的基本应许——从罪的权势中获得解放。
- 退步的危险: 这节经文是对属灵自满和随时存在的退步危险的严厉警告。基督徒的生活不是一次性的逃脱,而是一个持续的坚持之旅。
- 罪的渐进性: 再次被缠住和制伏突出了罪的渐进性。如果不能保持警惕,罪可以悄悄潜回并重新确立其统治地位。
- 背道的严重性: 末后的景况“比先前更不好了” подчеркивает 了背离基督的严重后果,尤其是在认识他之后。这是一个对坚定的呼召,也是对轻视救恩的警告。
- 坚持的重要性: 彼得后书 2:20 隐含地 подчеркивает 了在信仰中坚持不懈的至关重要性。逃脱只是开始;旅程需要持续的委身、知识的增长以及对世俗缠累的抵抗。
总之,彼得后书 2:20 不是绝望的信息,而是对警惕和坚持的呼召。它承认通过基督获得的属灵自由的现实,同时警告人们不要回头,否则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。对于今天的信徒来说,这节经文是一个强有力的提醒,要不断加深他们对耶稣基督的认识,积极抵制世俗败坏的诱惑,并在他们的信仰中不断前进,以免他们体验到最终状态比最初更糟糕的可悲现实。